400-881-7188

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母婴资讯 >> 社交能力养成记 | 讨喜宝宝的妈妈从小就会注意这几点
详细内容

社交能力养成记 | 讨喜宝宝的妈妈从小就会注意这几点

时间:2020-11-09     作者:全球婴【原创】

  全球婴母婴知识:曾经有一位心理咨询师讲过,他诊室当中,大多数人的痛苦都会来自于人际关系。而追溯很多人的成长史发现,那些出现严重适应问题或人际关系的来访者,一般都是在童年的时间,就未能跟自己的同伴建立并维持好良好的关系。这种现象,导致他们在成年之后,也没有办法容易跟其他人建立真正的联结。

  对父母而言,为了让孩子能够在今后拥有更加幸福的人生,一定要重视孩子跟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关系,早早培养孩子的社交经验。

  1、妈妈是第一个“好朋友”

  宝宝社交的第一步从出生就开始了。虽然小小的他躺在那里还不能说话,但通过哭、目光接触、笑等表情,我们的小社交家完全能和周围人互动起来:他能模仿周围人的表情,而很快,亲友们就能从小家伙的肢体信号中“破译”他的需要了。

1604899695590187.jpg

  妈妈、爸爸、保姆或祖辈的抚摸、亲吻、及时的回应,为孩子提供了安全感,让他感觉良好,充满自信。有了这种关爱的保障,小社交家才能安心地去“探索"外部世界,包括与各种各样的人“相遇",并且建立良好的关系。可以说,合群的第一阶段是在孩子的家庭中完成的,,尤其重的是来自妈妈的爱。

  2、尊重孩子间从小建立的友谊

  无论对大人,还是孩子来说,生活中有一个亲密朋友都是很珍贵的。孩子在跟同龄人相处交往的过程中都获得了什么。通过掌握跟同伴交往之间的有效方式,孩子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主动去跟其他的孩子建立连接,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交关系。通过分享,彼此之前会衍生出情感。

  在互相协调扮演角色和遵守扮演规则的过程当中,孩子也会学会适当地妥协。更容易学会跟同龄人和谐相处的技能。他们能够建立规则、遵守规则,在倾听过程中感知和回应他人的需要,在争吵中学会争取和妥协。而且还能够理解自己跟伙伴的情绪,能够更加促进双方之间的关系。

1604900088803152.jpg

  有些规则可以帮到你:

  2岁以前,孩子们喜欢熟面孔,最好把熟悉的孩子放在一起,陌生的孩子会让他们担心;

  2岁以后的孩子参加“偏动”的游戏,如荡秋千或骑车等,这种活动不仅有利于小伙伴的相遇,而且孩子在期间的积极互动要比在那些安静的动手游戏(如搭积木)中的互动高出2倍;

  3岁之前的孩子在和同伴交往时,喜欢有成年人在场。虽然父母不一定要参与孩子间的活动,但要待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。

  3、保护自己是基本态度

  孩子间的小冲突,一般不必太认真,放手让他自己在历练中学会交往。要注意控制一些极端行为,让他不被过度伤害,也不去伤害他人。如果弱势的一方能够反抗并且懂得保护自己就好。但是如果孩子不会,就需要我们教给他保护自己的办法。

3.jpg

  及时闪躲、表达愤怒,甚至在不造成伤害的前提下“还手”也 未尝不可。在冲突中保护自己。这也是一种社会适应的方式。

  4、分享要靠后天学习

  随着“自我中心思维”向“社会化“思维的转化,孩子所要学的一项重要的技巧,就是分享,分享是其他友谊技巧的基础。分享并不是天生就会,只有到了3岁左右,才真正出现分享行为。在学会分享之前,孩子先要知道什么是“我“和“我的知道什么东西属于“我”,才能真正学会分享。

  分享意味着快乐,硬逼着孩子和别的孩子分享是不现实的,只有孩子清楚了什么能给自己带来快乐,同时他也期待着让别人与他同乐时,分享行为才能真正主动出现。

   5、从兴趣入手找玩伴

  如果小家伙不想加入到其他的小朋友当中,并非表明他无法和别的小朋友发展友谊,也许只是他们不喜欢他们的游戏方式。如果孩子对打打闹闹的游戏兴致不高,那么可以准备一些安静的游戏,找到这方面有共同兴趣的孩子,也许会有一些突破。

  融入不了大的群体,在一个小圈子里,或者玩一对一的游戏会相对容易一些。

  给他安排长时间接触小朋友的机会,积累和别人玩的经验,这样,即是他在一个大些的群体里仍然不太适应,但至少会有玩伴,和别人相处的本领也会更强些。


  • 电话直呼

    • 400-881-7188
seo seo